在距离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举行的峰会不到24小时之际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陷入了彻夜难眠的焦虑之中。他直到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峰会消息的前一小时才收到通知,这让他怒火中烧。 在基辅战火纷飞的背景下,泽连斯基对着镜头愤怒地宣告:“没有人能够替乌克兰割让领土!” 这一刻,全球见证了一个领导者绝望而坚定的反抗。
这并非偶然事件。就在前一天,白宫新闻发布厅内,特朗普对着记者们轻蔑一笑,以轻描淡写的姿态为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会晤降温。“这不过是个试探性会议,明白吗?如果谈得不愉快,我可能直接拍拍屁股走人,说一句‘祝你好运’。” 特朗普这番威胁如同炸弹一般,在距离8月15日阿拉斯加会晤不到一天的时间里,将原本已十分紧张的局势推向了火药桶边缘。 他的助手私下透露,这并非特朗普的临时起意;他在记者会上强调,他会先评估“谈判的参数”,否则一切免谈。
事实上,特朗普的这种“变脸”战术,早在数日前就已埋下伏笔。 他先是以挥舞关税大棒的方式,在公开演讲中扬言要对俄罗斯实施100%的关税制裁,声称:“如果俄罗斯不同意停火,后果将不堪设想!” 然而,转眼间,他又撤回了这一强硬条件,不再要求普京在8月8日前停火,也不再强迫普京与泽连斯基提前会晤。
展开剩余76%媒体对特朗普的这一出“戏法”进行了深入挖掘。知情人士透露,特朗普的盘算与他自身的政治利益息息相关:他在竞选时曾夸下海口,承诺“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”,然而七个月过去,却毫无进展。 眼看2026年中期选举日益临近,他的支持率持续下跌,而国内“无人机腐败案”丑闻更是雪上加霜,他迫切需要一个重大事件来转移公众视线。
白宫内部文件显示,特朗普团队还刻意将矛头指向中国,在峰会前一天抛出威胁:美国财长贝森特放出狠话,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%的关税,并声称“中国购油助长战争”。
然而,普京并非任人摆布的软柿子。在特朗普表态前的关键时刻,普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。 8月8日,特朗普发出会晤邀请后,普京几乎立即接受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克里姆林宫连夜发表声明,做出让步:不再坚持乌克兰必须承认其吞并的四个州的主权,并同意前往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会面。 这一举动异常反常,俄罗斯一向以强硬姿态示人,如今却屈尊踏上美国本土,甚至普京的飞机还要降落在冰原上。
这个反常现象的秘密隐藏在俄罗斯的经济数据之中:2025年上半年,俄罗斯联邦预算赤字高达3.69万亿卢布,占GDP的1.7%,这一数据如同定时炸弹,逼近警戒线。更糟糕的是,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大幅下滑,印度削减俄油进口后,俄罗斯电子支付规模暴跌8.1%,贸易伙伴们也纷纷抱怨。特朗普此前对印度加征50%关税的先例,让普京意识到,如果继续僵持下去,俄罗斯将面临破产的风险。 在飞往美国之前,普京还紧急与北京方面通话,强调“中俄关系不受外部干扰”,俄外长拉夫罗夫也同步表态:“永不背弃对华承诺。” 此举被解读为普京寻求中国支持,以应对美国可能的关税制裁。
特朗普的这一“偷袭”激怒了欧洲。消息传到柏林和巴黎后,德国总理默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脸色铁青,他们完全被蒙在鼓里。 默茨愤怒地斥责道:“结束战争的条件将决定欧洲未来几十年的安全格局,特朗普这种未与欧洲协商就采取单边行动的做法,任何协议都将成为废纸!” 英、德、法三国随即启动紧急视频会议,与泽连斯基连线,形成反制阵线。
欧盟高层发布紧急报告,承诺对俄罗斯追加新一轮制裁,并加快对乌克兰的武器弹药供应。镜头转向基辅,泽连斯基办公室的灯彻夜长明。在与欧美领导人的视频会议中,泽连斯基焦虑地要求直接参与会晤:“任何决定都必须由乌克兰主导!” 他的内阁成员私下流泪,乌克兰前线形势危急,俄军在7月新占领了275平方英里的土地,控制了乌东四州70%以上的区域。
面对特朗普的关税炸弹,中国的回应干脆利落。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在白宫消息发布后立即回应:“中俄合作正当合法,美国的长臂管辖注定失败!” 一天之内,北京的反制措施接踵而至:中国宣布将美国牛肉关税从32%提高到70%,美国农民一片哀嚎;并出台稀土出口管制令,卡住了美国高科技产业链。 而北京官方对美俄会晤的回应则十分克制:“乐见美俄接触,坚持劝和促谈。” 但这背后暗藏着大国定力;中国贸易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中东的能源交易飙升30%,显然是在为俄罗斯的危机提供缓冲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